手机扫一下进入手机版

网站首页 >> 人物访谈 >>文学 >> 廖臻贤:笔耕不辍醉晚情
详细内容

廖臻贤:笔耕不辍醉晚情

廖臻贤:笔耕不辍醉晚情

——记省级模范教师退休生活二三事

    他的抗战诗作《那片包谷地》、《故乡的路》被收入了今年由现代文化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诗钞》一书中;他的散文作品《想念雀海一棵树》曾在今年被《人民日报》、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、《贵州日报》等高端媒体评为全国首届“文朝荣杯”廉政主题征文活动优秀奖;他为2013年,中央电视台“锦绣都匀·中国民歌栏目”播放的歌曲《恰恰合》作词……。多才多艺的他,在学生眼里,是令人敬仰的良师益友。他就是省级模范教师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年逾古稀的退休干部、教授廖臻贤老师。

退休后,廖臻贤老师依然在伏案创作

    今年教师节前夕,记者走访廖臻贤老师时,他正伏案修改和较对一篇为党的廉政建设方面写的、题为《以史为鉴 心中有戒—读蔡京忏悔词启示录》的随笔。他说:“蔡京的忏悔词是《西江月》:八十一年住世,四千里外无家。如今流落向天涯,梦到瑶池阙下。玉殿五回命相,彤庭几度宣麻。止因贪此恋荣华,便有如今是也(yā)。这首词表达了他犯的三宗罪,临死之前有忏悔之意。我借他的忏悔词,告诉大家一些启示。”

    在廖臻贤老师的书房里,大小书柜满满地装着文学、历史、美术、音乐等方面的书籍,约有3000多册。报架上有《文汇报》、《大家文摘报》和《特区文摘报》等十多种报纸。

书房一角

    从2000年退休以来,廖臻贤老师每天都要读书看报,还要做大量的读书笔记以及剪报。他说:“前副总理李岚清说‘退休以后,要健身,要健脑,要以书为伴。这样就会:本人不受罪、家人不受累、节省医疗费、有利全社会。’我说好,这就是我的座右铭。因此,一退体以后,我天天读书看报,并列出计划,在一段时间内,结合现实需要,弄些题目来写。”

    在廖臻贤老师的书桌上,有上百本剪报和十本读书笔记。那十本读书笔记中那一个个用十五年心血写出的文字,是那样整齐涓秀、刚劲挺拔,正如他那永远闪烁着向上的精神。

    廖臻贤老师说:“这读书笔记是为我写作积累资料的,我剪报活动也是有目的的。我剪辑有关注民生,风云人物,文化教育,艺术、他山之石,国内经济发展等问题是怎样来解决的。我通过剪报,通过读书笔记积累之后,总有一天,它会找到一个结合点。融合着我思想的某些看法,某些观点,就会产生出一篇文章来。”

    1957年秋,廖臻贤老师从都匀师范学校毕业后,就分配到当时还属于黔南州管辖的、最边远的望漠县纳朝乡小学任教。他的教育人生和写作人生就从那里开始。之后,1959年,他调到望漠县教研室,1960年调到望漠县县委办政研室工作直至1965年。

    在近十年时间里,廖臻贤老师先后在《贵州日报》、贵州人民广播电台、《黔南日报》等报刊电台发表若干的新闻作品和文艺作品,也写了许多歌词。

    廖臻贤老师说,基层生活就是他新闻作品、文艺作品的源泉。特别是在望漠县委办政研室工作的那段时间,为他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他说:“要搞政策研究,就经常下乡。那一段时间我一年四季,三分之二都在基层调查研究,在农民家吃住。有时候为了调查一个典型,可以在那个公社某个队,一住就是一个月,三个月,最长的住半年。这样我经过反复的锤炼之后,就开始从新闻报道,到写人物通讯,后来过渡到写报告文学。而文艺这边就经常写农村体裁的诗了。”

    1966年,文化大革命开始,廖臻贤老师不幸被打成了保皇派,被下放到牛棚里干砍柴等活儿,直至1971年回机关当办事员。迫于当时形势,他那时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。1972年起,廖臻贤老师又开始重操旧业,拿起笔来又开始写新闻、文艺和歌词作品,直至现在笔耕不辍。

    从1972年到1984年,廖臻贤老师先后在望漠县革委会办公室、望漠县农业生产办公室、望漠县师范学校、黔西南州安龙师范学校工作。1984年,调到当时的国家级重点中专——黔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任教,并担任教导科科长。直至2000年,黔南四所中专学校合并为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后退休。

    廖臻贤老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,一向有着良好的教风,他说:“鲁迅说的,水管里流出的是水,血管里流出的是血。教师上课就是从血管里面流血,你舍不得心血,那你流的就是白开水,人家听起就索然无味,这就促使我们老师要多读书。你没有一桶水,你就不能给学生一杯水。”

部分荣誉证书

    所以当时廖臻贤老师在给学生上每一节课前,都要读许多书和报刊杂志,翻阅许多的资料,做好准备工作。他说:“我在民干校十五年间,主要上语文(即阅读课)和写作课(即《秘书学》、《公务文书写作》)。它们都牵涉到社会、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等问题。因此,我得做到台上三分钟,台下千日功。”

    因此,当时他在教育教学上深受学生欢迎。而从教那么多年,廖臻贤老师在为人师表上始终坚持“爱校如家、爱生如子、爱教如命”,因此曾经获得过省级模范教师、州科技人才奖等共计20多项嘉奖。

    今天,2000年以前从黔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毕业出去,大凡受过廖臻贤老师教过的学生,只要一提到廖臻贤老师,无不怀着敬仰之情,对他的谆谆教诲依然记忆犹新。

嘉奖

    惠水县雅水镇党委副书记陈贤说:“我们的廖老师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学者,他博学多才。当时在文学、绘画方面,他给我们指导。他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说,做文艺这块,先热爱生活,才能有激情去歌唱生活,这让我们得到了很好的启发。同时,他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,对我们教育,不光教我们学文学、学绘画。还教我们怎样做人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”

    毕节市黔西县卫生计生局副局长林永胜说:“廖臻贤老师是我遇到老师中最优秀的一位好老师,他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,深深地影响着我。廖老师教学严谨,讲课生动,每节课下来,他讲的知识都会让我们受益匪浅。廖老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我们,在生活上,关心我们。他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,而且是教我们怎样做人,怎样去适应社会。”

    深受廖臻贤老师积极影响的黔南新闻媒体记者子骏说:“博学多才的廖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。他风趣幽默的课堂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。廖老师对我的成长很关心,我毕业的时候,他赠送了《幼学琼林》、《报告文学集》、《鲁迅先生作品选》等书籍给我。并送一幅他亲手作的、颇有深意的‘雨后天晴’国画赠予我。并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苍劲有力地写着‘疾风知劲草,路遥识知己。忘年之交,不亦乐乎?’的话,这些对我在人生路上战胜艰难,努力向上都有着积极的影响。”

廖臻贤老师的手写稿

    廖臻贤老师退休后,一直坚持读书看报、按计划进行写作。目前,廖臻贤老师已经完成了上半年的写作计划。现在正在按计划写到《以史为鉴,心中有戒》。他说:“《以史为鉴,心中有戒》这篇随笔初稿八月中旬就写了,到后来在九月三号抗战日大阅兵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珍爱和平、开创未来。我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要充满信心,最后,正义必胜、和平必胜、人民必胜。我受到他的鼓舞之后,最后连夜把它改了,形成这一篇。”

    廖臻贤老师就是借宋代巨贪蔡京临死前写下的忏悔词,来促成这篇党的廉政建设文章。其结尾这样写道: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人心是最大的政治,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,失民心者失天下。人心是决定历史走势的最大政治力量,我们应该从蔡京的忏悔词中,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,以史为鉴,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立,时刻不忘‘心中有民,心中有党,心中有责,心中有戒’的要求,清清白白做人,干干净净做事,坦坦荡荡为官。”

    在继完成《以史为鉴,心中有戒》的文章之后,下半年,廖臻贤老师将要完成三篇文章的写作。

    他说:“今年下半年还准备要完成三篇写作。第一篇是写在粮食增产的情况下,要杜绝浪费,保障粮食安全。第二篇是为明年4月23号世界读书日写的,题目订成《读书风雅事 全凭自觉心》,要倡导大家在读电子书的同时,不要忘掉纸质的书。纸质的书可以详细的阅读,反复的阅读,它不是心灵鸡汤。”

    廖臻贤老师今年要完成的最后一篇文章是有关师德建设的。他说:“第三篇准备要写师德建设有待加强。我分两块来写,一块是普通大学,一块是职业教育学院。这两块的教师道德研究的范畴是不一样的。但是不研究,光是一般的教学,死路一条。在这两大块的道德方面,出现很多不足。过去有没有条文?有没有尺度?有,为什么不执行?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,制度是挂在墙上,形成纸老虎,形成稻草人,而且形成窗户效应,一捅就破。就是这个文章,我在酝酿。”

廖臻贤老师所作的《恰恰合》歌词被谱曲出版

    廖臻贤老师退休后,除了读书看报写作以外,他还曾受聘到黔南广播电视大学、贵州省内贸学校和都匀老年大学上课达九个年头。

  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作为教育界的老前辈,廖臻贤老师认为,好的老师应该具有这样的素质和修养:“我认为当好一个教师,一个是兴趣广泛,要好读书,好思考,不要满足于照本宣科,按部就班,不要满堂灌。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,还要传授给学生生存与发展的技能。”

    廖臻贤认为,好的老师,应该守得住清贫,耐得住寂寞:“教师要耐得住寂寞,要守得住清贫,不要想到发财。想到发财,就不要教书。在三尺讲台上,就是要乐于贫道,要讲究师德。用你的人格魅力,去感染人;拿出你的真才实学,去感动人。”

    此外,廖臻贤老师认为,好的老师,要守住自己的底线:“不要拘泥于教师守则,那是规范你的条文。可是人生五彩缤纷,喜怒哀乐,阴晴圆缺,要时时处处守住自己的底线。所以师德建设要自律为主,他律为辅。”
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